《不规则的隐喻》
作者:米粒
最初,我观望
看天、看云、看流水。
看不对称的情侣蒙着眼睛
玩硫磺喷火之术而大汗淋漓
看传说步履踉跄,美谈在
人群突涌的地铁站口
大幅度摔倒,暴露出平庸的内衣
后来,我开始看海报,试着
用电影的诡辩术解释生活的异端邪说
最后,我起身洗澡,飞快地写信
叠好,并在投进邮筒的刹那
将地址注销
节选自《果实》组诗
枕上霜读诗:
米粒的诗读的不多,但发在诗苑的每一首都有认真去读,是个人非常喜欢的类型。米粒的诗,基本上是理性的,但与感性溶合的非常贴切自然。这首《不规则的隐喻》,诗句在从容沉稳的叙述中一步步剖解现实,散发出哲理,引人深思。通过诗句所呈现出的思想线条明晰,内部张力十足,给读者很强的冲击。至于语言的衔接与整体弥漫的气息,独特、清醒、智慧,让人有“世人皆醉她独醒”的感觉。《不规则的隐喻》,诗如题,隐喻的极深。作者用平常的视角进入,所指出的亦是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情景。此处要着重去注意她的语言,和隐含在语言之下的思想。从宏观上看,整首诗给我的感觉是:作者仿佛站在高处看这个世界,尽管她说“最初,我观望/看天、看云、看流水”。这个姿态是低的,与众人一样,但她比众人看到的更宽、更深。这里的“天、云与流水”,想必应只是为后面的“不对称的情侣、美谈”所做的铺垫。一开始,思想就集中在一个点上,并在这个点上逐渐延伸开,一步步逼近现实,逼近读者的心理,剖开现实中的丑陋,最后又不动声色地做了“缝合”。
“后来,我开始看海报,试着/用电影的诡辩术解释生活的异端邪说”这也是作者心理的一个转变过程。从起初的看自然景象和现实的“异端邪说”,转移到看海报、电影,并试着用“电影的诡辩术解释生活的异端邪说”。这个转变,首先反映出作者的心态,从容、淡然、冷静。现实中有太多事情是我们所不能去改变的,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只有去改变自己的心态。而后面“最后,我起身洗澡,飞快地写信/叠好,并在投进邮筒的刹那/将地址注销”这里的“我起身洗澡”,是不是指冲洗掉所看到的一切污秽的景象呢?答案我们不得而知。
整首诗用极其冷静的语言揭示现实丑陋黑暗的一面,又在另一面呈现出作者面对生活的从容心态。结构清晰紧密,立意浅入深出,缓慢地解剖、又还原,都让人看到一个智慧聪颖的女子。
收藏于 2009-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