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知网
主题 : 牛耕简评《公园里的SHU先生》
级别: 创始人
0楼  发表于: 2015-12-04  

牛耕简评《公园里的SHU先生》

这公园里的“浮世绘”, 伏着无边的美景和玄机,让人一步一参呐!
在“SHU”之下,有着怎样的名状呢?——
可以是“书”,譬喻人生像一部书,写不尽的书……
当然,也可以是“孰”,谁?“他和他们”?“我和我”?“我和我们”?这些追问中的代词和“鬼脸”……
自然,也可以“疏”,疏忽?疏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疏”?
亦然,还可以是“殊”,这些身份殊异的人在各自殊异的限定中,做着各自殊异的梦……
…………
初阅之下,怎一个“SHU”字了得?!
另外,拾贰个小标题,让我想到十二月份、十二属相之类的,那最后的“再见”是否也意味着循环往复的嵌套,人生啊,“在我的结束中是我的开始”。当然,“驶入大海”之喻让我想起罗素论晚年,也让我想到孙磊的诗句“暮年就是大海”,溢出澄明之味。所以也未必是“嵌套”。值得反复品咂啊!
阅之虽匆,觉之非凡。祝贺凤晓同学!




附:
【】公园里的SHU先生



早上,一群人
横穿三棱镜公园,在
树林、草地和湖面上
疾走。有些人
由于走得过快,
不小心露出了昨晚的梦境
雾霾重重的人间
令他不得不反复擦拭脚底
的淤泥,以便
在下个夜晚
继续飞




那个走得不快不慢的
四十岁男人,身后
总跟着一个
穿着铅灰风衣、裹着厚围巾
只露眼睛的女人
一架隐形的尺子丈量着他们。
他们从不交谈
也不互看

在树林茂密之处
沉默的空气
化身杀戮,震下簌簌的露水
而绿色的湖水边上
有人高声
朗诵,听不清
什么诗句。
公务员与清洁工
这时,总同时出现在
公园某个拐角
让整个早上为之一变




不远处,是金融大厦
更多的人间遗留物
被送到这儿:
增加质量,减少焦虑。
(银行是造梦的好地方)
金融中心的大厅
有舒适的宽大沙发和
一脸懵懂的保安人员。
也许武装的压抑,他们从不随便聊天
连面前来来去去的长腿美女
也不溜上一眼




许多时候
旋转的小道代表我们进入
一个分化的中心,出路就是密集
的书页,较劲于暮春的樱花
那时,刚巧认识的两个人
如果能够碰面
立刻会变成亲人
相互疏远
并启动警备装置




公园里有许多花和“会所”
花常开,“会所”
从不对外开放。

而一旦说出“会所”俩字
他们就会将右手食指
竖在嘴唇上,警告
“提防四周,别乱说话”

远处的大海边
一群人正在造一艘
结结实实的松木新船
等到霜降、冬至、大雪等等
凉得嘣脆的时候
就把它“嗨吆嗨吆”推进大海,
随便它飘到哪儿




有时候,SHU先生
管雨天的太阳叫“长春花儿”
因为只有它有权利
迟到早退,不用害怕月度报表。
他还管那假面一样的人工湖
叫“仙湖”,并为她写了一首首
情深意笃的诗

人和人之间
寂静有时候只会
摩擦起火,不会跳舞
但那天穿过湖边蓼花时,SHU先生
忽然无师自通地明白
那两个不是偷情者
而是一对夫妻




赤裸上身
奔跑的男人、三五成群的女人
一人倨于前,数人趋于后的游击队员
每周几次
他们像公园的皮肤上
泛着的隔夜叆叇的水汽
二十分钟后,纷纷
从几个岔道上聚拢
重新汇合一次
一种真菌,长在时间的菌床上
又快,又朝不保夕

有时候
SHU先生对着他们
偷偷拍照。他装作拍一朵花
事实上镜头反转
正好捉上他们的脸
他和他们,我和我们
众多的脸,其实是
同一个鬼脸

有只灰喜鹊知道这些。
它抓住道旁的栏杆,凝神
片刻,突然展开翅膀
慢慢飞进树梢
心事重重的身影
旋即被风吹散




这是北方。
波纹试图改变
树木的悲剧形象
红色,轻佻;
绿色,不安;
蓝色,狗熊诡计多端;
雾霾色,响当当的公务员;
赭石色,欲望;
青色,寂静。

水是最好的老师
耐心等待人们举手
回答,或是弃权




树林里的雄性达尔文甲虫
是好斗的。要想获得
姑娘的青睐,它必须要冲锋陷阵
两只鳌钳,高高地将敌人举起来
扔到几丈高的树下
(失败者配合必死的决心)

胜者一路攻城掠地
得意洋洋……可是
羞怯的达尔文姑娘,除了在树叶上
练练芭蕾,并没有做好
出嫁的准备……
强盗或勇士,拦住她
一番表白并获准实施后,
被幸福(胜利)冲昏头脑的
Mr.达尔文,高高举起了他的姑娘!

对甲虫达尔文的事
SHU先生决定三缄其口。
如果要表明立场
就用快步和慢步。
快快快
慢慢快
慢慢慢
快快慢
总之,作为信号
一定设计巧妙,不能让人看出
愚昧和仓皇;妇人之仁
那种淡粉色的软骨病
更要不得




鲜花和蘑菇
步调并不一致
草地和浓荫
也不是对仗关系
公园三缄其口
但含氧量的确多,好在岔道也多
让人足以避开
晃晃荡荡的、熟人蜂群
嗡嗡嗡地不说话
该多尴尬
(但有一次听人说,有人因为坚持不懈地跟上司
邂逅而获得了升迁的机会这让他就十分听不懂了
难道他的上司就这么喜欢他们的嗡嗡嗡的争吵吗)


拾壹

当SHU先生到达公园
并换好丈量园子的鞋子
他发现,今天
左边树林里,冷杉又高了一尺
格桑花拧着细长的脖颈
头都晃晕了

接下来
又会遇到瘦削而疾行的、
肥胖而踱步的、
亦步亦趋肥瘦相杂的
男人,女人。
衣服覆盖在身体上。
面目模糊,方向不明。
四十分钟,
两次狭路相逢
及早避让——小径不但擅长养马陆
也提供社交说明书

SHU先生想,不必害怕
也不要窃喜
没有人会注意
一个在昨夜起飞的人
鞋底的沙子走过多少路

船走到哪里
渔夫会记得,风景却不会。
游人只负责呻吟。像是
终获治愈的的高潮
最后来临。

海很大。
公园缩在城市一隅,
只想屈居第二。
要是所有的人都涌向公园
必然交互出更多小径:
金融中心、金字塔、通天塔、松塔。

沉默必以实相告:
“我来过多次都没找你,只是随随便便地过了一生”


拾贰

再见。再见。
再见。再见。
早安之后就是再见。
再见就是驶入大海。

描述
快速回复